近日,上海市總工會黨組書記、主席莫負春,秘書長宋鐘蓓冒著酷暑,在上海市紡織工會主席黃勤的陪同下,專程看望了紡織老勞模楊富珍和黃寶妹,并送上了慰問金。
今年86歲的老勞模黃寶妹13歲時進裕豐紗廠(十七棉前身),被分配在細紗車間。通過邊學習邊苦練,她逐漸成了一名技術能手,在細紗車操作中摸索出一套“細紗擋車工逐錠檢修工作法”,打破了擋車工只管操作的常規,并多次創造出全國優質高產紀錄。1958年,著名導演謝晉拍攝了以她為主人公的電影《黃寶妹》,黃寶妹親任主角,被譽為“勞模明星”“時尚勞!。她是1953年紡織工業部首屆18位全國勞模之一,曾先后7次被評為上海市、紡織工業部和全國勞模;3次出席國際會議;8次受到毛澤東、周恩來等老一輩領導的接見。
走進黃寶妹的家門,莫負春關切地詢問她的身體、生活及家庭狀況。黃寶妹將親自簽名的《走遍青山人未老》這部自傳體書贈于莫負春。莫負春一邊翻看,一邊認真聆聽老勞模年輕時艱苦創業的故事。黃寶妹緊緊握住莫負春的手,連聲感謝黨和工會組織對勞模的關心和關愛。莫負春高度贊揚了老勞模年輕時為上海經濟發展所作出的貢獻,臨走時還叮囑老勞模:“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”。
楊富珍在上棉一廠當織布擋車工時,每天在家苦練“打結頭”基本功,練就了每分鐘能打40多個結頭的一手絕活。她帶領織布班組,首創“六個巧干,六個仔細”的高產優質操作法,創造了89個月無次布的行業神話。她于1956年、1959年兩次獲全國先進生產者稱號,是全國紡織生產一線的著名勞動模范,所在小組被授予“楊富珍小組”稱號。
在楊富珍家中莫負春感慨地說道,我們都是看你們這些勞模事跡成長起來的,非常敬佩老勞模熱愛本職工作、虛心好學、刻苦鉆研,巧干加實干的精神。
黃勤向勞模楊富珍贈送了《上海紡織企業文化金典》一書,并一同翻看了書中描寫上世紀60年代,楊富珍小組聞名全市“心貼布、布貼心,織布為革命!”這一篇。此種精神經過紡織幾代人的傳承,已經變成了好傳統,傳家寶。
莫負春仔細詢問了楊富珍的身體狀況,并叮囑各方要關心好老勞模,城市的發展離不開老勞模們作出的貢獻。
莫負春在與大家交談中還希望把老勞模年輕時艱苦創業,全心全意干好本職工作這段歷史記錄下來,在培育勞模先進、弘揚勞模精神、塑造勞模品牌,講述勞模故事中發揮主導作用,同時聯合各方力量,推動社會進一步形成學習勞模、尊重勞模、關愛勞模、爭當勞模的良好氛圍。
|